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20:11 点击次数:77
鲁网8月13日讯 (记者 杨成喜 李文静)人才是推动发展的关键。2025年8月12日,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临沂市技能人才强基工程工作开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。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,上半年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.86万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1.31万人。
“入学即入职、毕业即就业”。临沂市已建成以临沂技师学院为引领、15所技工院校梯次发展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,在校生达5.1万人。特别是创新打造了53家“厂中校”“校中厂”开设了99个“订单班”“冠名班”,积极推广一体化教学中心教学,学生们在真实生产线上操作最新设备,用“把车间搬进课堂、让课堂对接车间”的培养模式,精准对接木业、机械等标志性产业链需求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%以上。
在技能培训上,临沂市持续整合线上线下各类资源,广泛推行“互联网+”培训模式,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7家优质互联网培训平台,截至7月底,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.5万人次。此外,临沂市在省内率先推广“社区夜校”微培训模式,打造“沂蒙技能夜工坊”特色培训品牌,推动技能培训服务直达街道社区,以“微培训”促进社区“微就业”。同时,持续迭代升级“临沂市职业技能培训地图”,增加“市场招聘”“创业服务”“创业担保贷款”等就业创业服务模块,从“职业培训地图”升级为“就业创业服务地图”,不断提升就业创业的数智化水平。
为激发技能人才新活力,临沂市牢牢抓住人才评价这个“牛鼻子”,推动完善产教评技能生态链,激发技能强企内生动力。自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以来,全市已备案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企业402家,覆盖工业制造业、服务业、建筑业等近20个行业、400多个职业(工种),累计已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11.63万人次,评价规模位居全省前列,初步建立起了以企业为主体、以技工院校为基础、以第三方机构为依托的多元评价、错位发展、三方联动格局。
不仅如此,竞赛也是提升技能人才水平、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。临沂市积极构建“市 - 县 - 企”三级竞赛体系,打造“赛教融合”人才培养模式。市级层面每年举办“劳动之星”职业技能竞赛,各县区按主导产业开展县域特色职业技能竞赛,鼓励规模以上企业组织岗位技能比武,形成“企业练兵、县区选拔、市级竞技”的递进机制。自2008年起,“劳动之星”职业技能竞赛已连续举办十七届,累计设置赛项(工种)1200余个,参赛选手累计达160余万人次,通过竞赛共授予1476人“临沂市技术能手”称号,其中202人被评选为“沂蒙首席技师”,42人被评选为“齐鲁首席技师”。今年将继续举办第十八届“劳动之星”职业技能竞赛,赛项设置重点围绕服务临沂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“商城出海”行动,共设置赛项工种106个。
责任编辑:王军